重選法是一種應用較早的選礦方法,其根據礦物間密度的差異,在運動介質中所受重力、流體動力或機械力的不同,從而實現按密度分選礦粒的過程,在當代選礦方法中仍占有重要地位。
鑫海礦裝自1997年成立以來,不斷加大重選工藝的科研技術力度,創新工藝體系流程,在20多年的探索實踐中,不斷完善 重選工藝流程,旨在為客戶提供更為環保高效的選礦工藝。
重選工藝廣泛應用于處理金礦,鎢礦,錫礦,錳礦、汞礦,鈦礦,鉛礦,鉭鈮礦,方鉛礦、重晶石、螢石礦、硫鐵礦、褐鐵礦、赤鐵礦、銻礦,鉻礦,黑色金屬礦石選礦。
鑫海重選工藝更加簡化生產流程,避免過循環;尾礦對環境污染更小;鑫海重選設備制造簡單,設備穩定性更好,節約能耗,降低成本。
礦區位于剝蝕丘陵地帶,砂金礦中的共生礦物主要有磁鐵礦、鈦鐵礦,其次為褐鐵礦和金紅石。
砂金礦以自然金狀態存在,粒度較粗,一般為0.1~1.0mm,小于0.074mm的粒級含金甚微,且不含膠質粘土,屬易于洗選的砂金礦。但該地水源不足成為該項目的一大挑戰。
鑫海方案:鑫海決定采用二段跳汰,搖床精選工藝流程,直接產出毛金和重砂。結合該項目水源較困難和地形地勢特點,該項目金礦采取機采機運,集中建設大型機選選礦廠,且重選工藝設備簡單,流程較為完善,不僅節省了成本,而且提高了砂金回收率。
工藝指標:砂金品位:0.811g/m3 ; 毛金品位:85%; 毛金回收率:93.38%
西華山鎢礦屬長石-石英脈礦床。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為黑鎢礦,其次為白鎢礦等,金屬礦物占礦石總量的3~5%。
黑鎢礦與石英連生,10~15mm到0.01mm不等粒度;白鎢礦多與磁黃鐵礦及其他硫化礦物共生,粒度較細,約在0.2~0.01mm。原礦含泥量4%,含水量6-7%。
鑫海在對該項目鎢礦進行選礦試驗后,根據礦石性質特點,決定采用鑫海三級跳汰,四級搖床,泥砂分選工藝。粗、中粒跳汰尾礦入棒磨機,磨礦產物返回雙層振動篩,構成一次閉路循環。搖床采用兩次選別,粗粒中礦返回閉路循環,細粒返回原作業。礦泥單獨處理,其中粗粒級采用搖床回收,細粒級以鑫海離心選礦機回收,最終獲得跳汰粗精礦、搖床粗精礦及細泥粗精礦。
精礦品位:66.11%;尾礦品位:0.038%;回收率:83.67%
該項目礦石屬于錫石多金屬硫化礦石。主要金屬礦物為錫礦,黃鐵礦,鐵閃鋅礦。
金屬礦物嵌布不均,大部分多呈集合體浸染在脈石或圍巖中,且集合體粒度較粗。錫礦呈粗細不均勻條帶狀分布,與各種硫化物成包裹交替,尤其與黃鐵礦共生,且較少與脈石嵌結。
該重選選礦工藝鑫海決定采用重介質預選、重選-浮選-重選聯合流程。針對錫礦泥粒度細,沉降速度慢的特點,采用鑫海離心選礦機粗選,丟棄大量尾礦。此外采用鑫海6S搖床處理鑫海離心選礦機及粗、精選鑫海螺旋溜槽的尾礦,簡化了生產流程,防止中礦惡性循環,極大限度地回收錫礦。較單一錫精礦的選別流程,鑫海重選工藝作業回收率提高5~10%,原礦回收率提高1.5~2.0%
原礦品位:0.68%;精礦品位:69.62%;回收率:85.25%